镶嵌、错金和金镶玉

时间:2013-10-23 3452 字号:

镶嵌、错金和金镶玉
     镶嵌是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来源于青铜器。铸造铜器时,在需要镶嵌部位表面铸成浅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整。镶嵌工艺始于夏商,春秋时期较为盛行。
     用金属细条或丝镶嵌器物,古称为错。先在器物表面铸成凹槽图案,在凹槽内嵌入金银丝、片,再用错石错平磨光。此工艺产生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广泛运用,东汉后逐渐衰落。
     "金镶玉"又称镀金锡镶工艺,在琢玉工艺上的学名叫做"金银错嵌宝石玉器"。传说王莽篡位后,胁迫皇太后交出玉玺,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后来王莽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缺角,被称为"金镶玉玺","金镶玉"便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