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历程(1)
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4000年前)人类就已经认识了黄金。千百年以来,拥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黄金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又被人们赋予怎样的功能?让我们了解一下黄金演变的历程。
(一) 皇权垄断时期
19世纪以前,黄金基本上是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者是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与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而黄金价值很高、产量极少、运送成本较高、铸造困难的特性,使得黄金的价格很稳定,这决定了其具备充当货币功能的属性。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普通平民很难拥有黄金。黄金矿山也属于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十分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正是在这种基础上,黄金培植起了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文明。16世纪殖民者为了掠夺黄金而杀戮当地居民,毁灭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抢掠和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无法发展。即使存在,也由于黄金的专有性而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二) 金本位时期
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黄金开始转变为世界货币,能够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大多数都实行了“金本位制”。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担当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加。黄金市场的发展有了客观的社会条件与经济需求。在“金本位”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虽都能够按照各国货币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然而事实上仍然是通过市场吞吐黄金,所以黄金市场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应当指出,这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官方市场,黄金市场不能获得自由发展。所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只有唯一的英国伦敦黄金市场是国际性市场。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大地冲击了“金本位制”;20世纪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世界各国均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与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一关就是15年,一直到1954年方重新开张。在这个期间一些国家实行“金块本位”或者“金汇兑本位制”,极大地压缩了黄金的货币功能,使其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然而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依然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仍然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1914—1938年间,西方的矿产金大多数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黄金市场的活动比较有限。以后对黄金的管理虽然有所松动,然而长期人为地确定官价,而且国与国之间贸易森严壁垒,使得黄金的流动性极差,严重抑制市场机制,大大地阻碍了黄金市场发育。